发布时间:2025-10-15 18:13:59    次浏览
孩子成绩好,回家也听话,为什么频频遭到同学的排挤?这样的问题,已经不止一次有家长反应过了。家长对于孩子受排挤的情况很是重视,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与其他小朋友好地相处。孩子不仅仅是要成绩好,更要懂得和别人相处,为他人思考。如何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呢?这里我为各位家长方法,家长们不妨在日常生活中指导孩子运用这些方法,为孩子解决一些人际关系方面的困扰的问题。 1、分享不懂分享的孩子在生活和游戏中都很难找到合适的伙伴。作为家长,首先应在日常生活中作出榜样,并创造机会让孩子尝试一下,同时对孩子的日常行为要给予积极的引导。比如,当孩子小时候和一个小朋友为了某件玩具发生争吵时,你可以启发他自己想办法解决矛盾,要么两人轮流玩,要么大家一起玩,关键是小伙伴在一块儿要友好相处。2、遵守规则首先是在家庭内,父母与孩子游戏时要给孩子讲清游戏应有的规则,以及大家为什么要遵守;执行时尽量严格,不随意迁就孩子的喜乐。如果孩子仅仅是为了取胜而多次破坏规则,你完全可以停止游戏,避免滋长他的自我优越感。一旦孩子养成了遵守游戏规则的好习惯,他在与家庭外成员交往时,也就容易运用普遍的行为准则来约束自己。 3、学会沟通鼓励孩子说出他的想法、表达自己的感受。这样,当他想玩其他小朋友的玩具时,他就可以比较容易地去说:“能不能让我玩玩你刚才玩的玩具?”而不是粗暴地把玩具从别人手中夺过来。孩子如果能学会沟通,尽量用平静的语气与人交流想法,这会使他赢得更多的朋友。4、赞赏鼓励你的孩子赞赏对方。当其他小朋友做了好事时,要由衷地赞扬他们。除了通过语言外,也可以用拥抱、牵手之类的友好举动表达他对小伙伴的好感。如果一个孩子能经常地以积极态度来对待别人,他就能获得社会的接受。 5、友善的姿势在日常生活中,有些动作表示出攻击性,比如叫喊、皱眉和紧握拳头等;而有些动作,比如微笑、赞赏、拥抱等,则表示出友善的意味。6、注意仪表整洁请注意让你的孩子在吃饭、外出时都养成礼貌、整洁的习惯,他才更容易得到别人的接纳。如果一个孩子穿着肮脏的衣服,这可能是他父母的责任,而不是他的过错,但这会极大地影响他与其他小朋友的交往。.阅读更多类似文章,请加微信:82105502我是一名教师,关注当下的教育问题、教育方法